報導者:X戰警、麻醉風暴2都來這裡拍 約旦的魅力何在?

文/林佩諭 劇照攝影/馬君慈 (原文於2017年7月16號刊登於報導者網站)

《麻醉風暴2》約旦拍攝團隊合照。馬君慈提供。

於9月9日上映的公視戲劇《麻醉風暴2》遠赴約旦小城拍攝,而過去幾年,科幻片《絕地救援》《X戰警:天啟》,拍攝地點也出現約旦。身處在動盪的中東局勢,約旦如何步履蹣跚地,在競爭的電影市場中殺出重圍?

今年2月,公視戲劇《麻醉風暴2》團隊在約旦古城薩爾特(As- Salt) 跟扎爾卡城(Zarqa)的當地小診所進行拍攝。3月金穗獎的《麻醉風暴2》片花分享會上,演員黃健瑋回憶起在約旦的拍攝:「一個這麼遼闊、空曠的地方,每一個腳步都是歷史。你會經過3千年的古蹟,你會經過這塊土地生與死亡的數千代的人,那個土地被拍起來的感覺,或是你踏在那邊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在約旦的拍攝,令他終生難忘。

除了《麻醉風暴2》,近年來約旦是許多好萊塢電影的取景地:2015年麥特戴蒙主演的科幻片《絕地救援》(The Martian),片中的火星場景就來自約旦著名景點月亮谷(Wadi Rum),2012年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以獵殺賓拉登的美軍行動為故事內容的電影《00:30凌晨密令》(Zero Dark Thirty),還有去年的《X戰警:天啟》(X-Men: Apocalypse),拍攝地點也都出現約旦。

究竟約旦的魅力何在,能吸引包含台灣的各國劇組團隊赴約取景?北臨敘利亞,東臨伊拉克,西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約旦,如何在動盪的中東局勢中,步履蹣跚地,在競爭的電影市場中殺出重圍?

區域動盪中的相對穩定

「約旦相對於其他中東國家也算是比較現代化、西化,也在治安上比較安全的一個選擇。」為何《麻醉風暴2》的部分劇情會選擇到約旦拍攝?除了主要是按劇本的故事發展之外,曾在敘利亞念書,長期在美國拍片,這次擔任《麻醉風暴2》約旦部分拍攝的製片馬君慈說,會在約旦拍攝主要是按劇情發展的需要,帶給觀眾接近中東難民營的意境,所以在動盪的中東地區中,選擇約旦。

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發,阿拉伯國家中除突尼西亞勉強有了民主的雛形外,埃及執政約30年的領導人穆巴拉克下台,敘利亞、葉門等國則陷入內戰。當時的約旦社會,雖然也有抗議聲浪,但相較上述國家,情勢相對安全,近年來媒體也常用穩定綠洲(oasis of stability)一詞形容約旦,此形象從對外觀光到影視行銷,對約旦都有所助益。

2015年《約旦時報》以約旦致力成為電影拍攝地為題,提到區域不穩定對該國電影產業的影響,政府透過釋出更多的稅費豁免方案,以及約旦皇家電影委員會(Royal Film Commission-Jordan)的持續推廣,讓約旦在阿拉伯之春後,即便影視發展面臨來自摩洛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黎巴嫩、西班牙、突尼西亞等其他國家的競爭,依舊有所成就。

「我們在過去幾個月有一些項目被取消了,但我們在約旦仍然有一些大型專案,像是雷利史考特( Ridley Scott)的電影《絕地救援》。」約旦皇家影委會總經理大衛(George David)之前在接受《約旦時報》訪問時這麼說。

即使近日沙烏地阿拉伯等7國與卡達斷交事件,在中東世界引起軒然大波,「實現區域和平穩定,使阿拉伯國家在終結地區危機的政策上取得共識,仍然是約旦持續努力去達成的第一要務。」根據約旦通訊社的發布,約旦政府發言人穆曼尼(Mohammad al-Momani)在6月6日針對卡達斷交事件的發言中,依舊強調約旦對區域和平穩定的重視。

安全與否,成了這個戰火不斷的特殊地域裡,商業投資的重要考量──電影、電視劇的拍攝投資,也不例外。

幕後推手:約旦皇家電影委員會

「他們的電影委員會給我們不少建議,不管是在場地、人員、器材上,給我們不少幫助,」馬君慈提到了約旦皇家影委會在國際協拍時的有力支援;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總監饒紫娟在訪問時也表示,此次《麻醉風暴2》在約旦拍攝,事前透過劇組團隊、台北影委會、約旦皇家影委會三方的線上開會,協調了場地、臨演等拍攝細節,使後來的拍攝能夠更順利。

成立於2003年,約旦皇家影委會坐落於首都安曼市中心,一條頗具歐洲風情的彩虹街,街上幾家氣氛良好的咖啡店、冰淇淋店、披薩店林立,著名的中東食物鷹嘴豆餅(Falafel)剛出爐的香氣飄散,街上的女性多不戴頭巾,風氣較為開放。步行到盡頭,一個轉角,影委會就位於一幢米白色的建築中,度過無數催生約旦電影的日子,而今邁入它第15個年頭。

掩映在大片或深或淺的綠意中,深紫色的招牌十分典雅,與主街相比,少了些刻意妝點的優雅,倒多了點鬧中取靜的閒適。

擔任此職位長達12年的影委會總經理大衛一見面就說,「我之前才去過台北!」美食是大衛聊及台北的第一個話題,採訪尚未就緒,他就急著把手機裡之前去過台北吃的美食照翻出來看;大衛曾在2015年6月應台北市影委會之邀,參與影視職安宣導記者會,同年9月也參與了台北影委會與約旦皇家影委會的合作備忘錄的簽約

事實上,約旦皇家影委會與眾多國內學術機構、大學、約旦各政府部門、駐約旦大使館、各國電影委員會皆有合作關係,它同時是亞洲電影委員會聯盟(Asia Film Commissions Network)與國際電影委員會(the Association Film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成員;它們在過去14年中,將約旦推出中東、走向國際;對內也積極培育當地與區域間的電影人才,並舉行電影放映,將好片介紹給約旦人民,培養約旦人對於電影文化的素養與鑑賞力。

經濟、觀光、工作機會:約旦發展影視業的各項利多

「 我們在地方產業(local industry)上聚焦很多,確保我們讓約旦的電影有品質、有好的電影節、電影院,像電影《希布》(Theeb)是第一部約旦被提名為奧斯卡的電影。」指著辦公室牆上一幅幅裱框的電影海報,大衛興致高昂地細數幾部約旦國片,像談論自己的孩子們學有所成似的開心。他說,「對我們而言這些約旦電影從電影院、電影節被觀賞,然後達到經濟上的成功很重要。當然…觀光業是重要的、經濟影響是重要的,當這些電影(人)來,他們在國內的消費帶動了經濟。他們創造工作、雇用當地人」。

經濟、觀光、工作機會,大衛點出了十幾年來,約旦砸下重本,發展影視業背後的思維。

就經濟層面來說,根據大衛的說法,電影團隊到約旦的每日花費,取決於電影製作的種類跟拍攝地點。例如一部外國敘事劇情片(narrative feature film)一天的平均花費介於5萬到15萬約幣(約新台幣214萬到642萬)之間;而約旦當地的敘事劇情片花費則較少,介於1萬到5萬約幣(約新台幣43萬到214萬)之間。無論是約旦國片或是外國電影,在約旦的拍攝都替這個國家帶來經濟收入。

以觀光層面來談,大衛分析:「要量化因為一部電影或一個節目而來的旅客人數是困難的…但我們的確相信所有在約旦拍攝的電影例如《變形金剛2》(Transformers II)或《絕地救援》,必然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這不是個秘密。」大衛說,「一些旅客造訪佩特拉(Petra)時,有件事在他們的腦海──那就是《聖戰奇兵》(Indiana Jones),他們也因為《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而造訪月亮谷跟阿卡巴(Aqaba)。」影委會目前也正跟約旦旅遊局合作,期望能更加系統化電影拍攝所帶動的觀光收益。

而在創造工作機會方面,大衛表示,當一個外國電影團隊來約旦拍攝,平均可創造約6,000個工作機會。以《絕地救援》為例,長達半年的前置準備與場景搭設,10天的拍攝期,共為約旦帶來139個實際參與拍攝的工作機會,例如製作部門、場地部門、美術部門、運輸等相關工作;但如果把間接效益如鐵匠、木匠、駕駛等也囊括在內,其數量可達到約5,000個。

此外,皇室的支持,也是約旦影視產業的重要推力。

約旦皇室成員常出現在各種場合,協助推廣電影產業,例如莉姆.阿里王妃( Princess Rym al-Ali)才剛出席今年5月的坎城影展;2014年,現任國王阿布杜拉二世(Abdullah II)也造訪美國,鼓勵美國影視人員赴約拍攝,阿布杜拉在洛杉磯與當地的阿拉伯電影製片交流時,也勉勵他們多與在阿拉伯國家(尤其約旦)的同行合作,拍出將阿拉伯的價值觀傳達給世界的電影。

除了看重影視產業可帶動的經濟價值,在皇室的支持下,約旦皇家影委會也努力培養國內與區域間的電影人才。

人才培育的正向循環 吸引電影人與約旦的「再一次相逢」

「我們曾經帶了8個來自阿拉伯世界的作家們,透過一個禮拜的時間在沙漠中心教他們如何為電影劇本作更好的準備,這是非常成功的計畫。」大衛跟我介紹了其中一個名為「Rawi」––阿拉伯文原意為說故事的人––的劇本開發工作坊,始自2005年的「Rawi編劇實驗室」,每年請來國際知名編劇擔任創意顧問,指導新手編劇的作品,至今該計畫的創意顧問共82位,受指導的編劇跟電影人則有104位。

值得一提的是,該計畫跟許多影委會舉辦的活動一樣,對外開放給除了約旦以外,來自周邊各阿拉伯國家的電影人,第一部在沙烏地阿拉伯實地拍攝的電影《腳踏車大作戰》(Wadjda),與其導演曼蘇爾(Haifaa al-Mansour)—沙國第一位女性導演—就是該計畫的參與者,該部片也獲得了2012威尼斯影展最佳新導演獎等獎項。

除本身業務涵蓋各式人才培育計畫之外,源源不絕的國際協拍機會,也為約旦電影人才培育貢獻良多,「基本上這些大片,他們一拍就是拍個半年一年,也會把當地的工作人員素質提高很多。」馬君慈這麼說。

透過與好萊塢等外國電影團隊的合作,為約旦帶來經濟收益、觀光收入與工作機會的創造,約旦當地的電影人才得以從中汲取經驗,進而將國際協拍所鍛鍊出的專業,應用到約旦自己的電影, 更專業的約旦電影團隊,又能吸引更多的國際合作;與此同時,政府與皇室的支持,也不斷讓約旦皇家影委會能持續努力,行銷約旦,這個正向循環,正逐步改變約旦社會。

「台北電影委員會連結我們…我們跟台灣的製片們有好的經驗,拍攝過程順暢,我們期待看到影片(指《麻醉風暴2》)。我們也期待更多台灣的製作能夠來約旦。」採訪結尾,大衛臉上依舊洋溢著微笑,親切地邀請台灣。

即使中東情勢時有變化,約旦在十多年來,有策略和方法地精進其影視產業。這個在電影發展方面蒸蒸日上的阿拉伯國家,正自信的向全世界的電影工作者招手。